扬州作文

时间:2024-02-24 10:03:06
扬州作文

【实用】扬州作文10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扬州作文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扬州作文 篇1

一提扬州,人们大概会想起朱自清的著作《扬州茶馆》。两座弯弯的石拱桥静静地架在波澜不惊的河面上,细致的如积木一般;而斑斓的桥身与沿河的木阁楼——富春花园茶社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于是,扬州在人们的心目中随着《扬州茶馆》的印象而成为人们休息交谈的好去处。

大年初三早上,我怀揣这朱自清的《扬州茶馆》随着父母来到了扬州茶馆中心楚翘——富春茶馆。

走进茶馆,一片复古风:门槛、屏风、圆形拱门、布窗……一个个圆桌、方桌整齐的排列着,干净。咦?怎么就觉得缺了点什么。哦,对,小贩哪?卖瓜子花生炒盐豆的小贩没有,跟别说那有趣的炒白果,卖五香牛肉的人了!没有了他们,茶馆安静了不少,但乏味加倍增长。

上干丝了。果然,细如丝入口即化。朱自清说:“烫干丝就是好,不妨碍你吃别的。”一点不假,再带您去厨房看看,大厨们切、浇、滗、拨、倒、搁六个步骤,纹丝不乱。这扬州干丝与朱自清描写的一模一样。好几代的传承,依然保留着原始的口味,最纯正,最美的口味!

上包子了。包子的花样最多:三丁包、豆腐衣包、干菜包……朱自清先生说干菜包子最好吃,我并不赞同朱自清的看法,干菜包子的确好吃,但没三丁包好吃,肉丁、鸡丁、笋丁三鲜食品组成了它,品尝起来格外的鲜。这正说明配料不断地在改进,味道不断地好!扬州包子与时俱进啊!

跟著名著游扬州,有的看,有的吃,不错吧!

扬州作文 篇2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和妈妈去了何园。一下车,一个硕大的牌匾映入了眼帘:“晚清第一园”,我不禁有些好奇:何园真的有这么大吗?带着这个疑问,我蹦蹦跳跳地走了进去。

刚进门,一股股的桂花香扑鼻而来,我顺着香味看去,原来,是道路两旁的桂花,白的像雪,美丽极了,她们正努力地向游人释放着沁人心脾的幽香。接着便看到了一块匾上写着“寄啸山庄”四个字,我问妈妈是不是何园的原名,果真如此,妈妈直夸我聪明。

我们先上了玉绣楼,猛地一看,里面房间特别豪华,中式的家具上陈列了许多充满西式风情的物品,可谓中西合璧。我不由得发出感慨:如果单单看这里的景象,不告诉我这是哪儿,我一定会认为我走进了白宫。

走下玉绣楼,我们又来到了观月台,据说这是园主为母亲修建的,让她可以不用上下楼梯就可以观赏明月。我想园主一定很孝顺。

接着,我们又欣赏了走马楼、东二楼等景点,这些地方都很漂亮,典雅幽静,尤其是楠木厅,它是江南园林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我一下子被它的美丽壮观吸引住了,忍不住坐到一把椅子上,仿佛回到了几百年前的晚清,和古人喝茶聊天……

时间过得飞快,天渐渐黑了,我不得不和何园说再见了。坐着回家的车子,我回头一看,美丽的何园正慢慢从我的视线里消失,我对何园摇了摇手,依依不舍的转过了身子。带着美好的记忆,我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扬州作文 篇3

我的家乡扬州从古至今出过许多家喻户晓的名人。从古代东渡日本传经授道的鉴真,到现代的杰出民警徐兆华,都是令人敬佩的名人。其中,我最了解的名人还是优秀民警徐兆华了。

徐兆华是扬州公安局维扬分局蜀冈风景区派出所副所长兼友谊社区民警。在他工作的24年里,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群众办了无数实事。

对于徐兆华来说,群众的小事就是他的大事。他结对帮扶社区困难居民12户,给贫困居民捐款捐物5万元。他把居民当作亲人看待。在他工作的10年里,社区没有发生重大刑事案件。

“十年帮扶如一日,真情付出赢民心”,这是人们对徐兆华的评价,社区孤寡老人许铭荣,因为生了一场重病而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徐兆华每次到社区工作,都给许铭荣老人买菜,做饭,换煤气。20xx年的春节,老人生病了,徐兆华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将老人送到医院,一直陪伴在老人身边。老人在弥留之际,立下了遗嘱,将自己的全部财产给徐兆华。但徐兆华没有接受,而是捐给了社区。他的举动博得了许多人的赞赏。

徐兆华还把父母双亡,继父因犯法而被逮捕的小夏认作“干女儿”,小夏上学的全部费用由徐兆华一人承担。直到现在,小夏已经可以自力更生,独立生活了。

正因为徐兆华拥有乐于助人的好品质,所以被评为“扬州十大新闻人物”之一。我为家乡有这样的好人而骄傲!

扬州作文 篇4

要说我最喜欢吃什么,那莫过于扬州炒饭了。

妈妈做的扬州炒饭可谓是色香味俱全。瞧,金黄色的米饭,黄色的鸡蛋,绿色的青豆,粉色红的火腿肠都乖乖地躺在碗里,等待着我来品尝它们的一番滋味。正如我以前所说的“看人先看脸,看菜先看貌。”闻一闻,啊,炒饭的香气使我觉得仿佛飞到了云层上。这样的一道扬州炒饭,真令我垂涎三尺!

扬州炒饭的做法其实很简单,我在今天上午就亲自试了试。我先从冰箱里拿了3个鸡蛋,把它们打好,再把火腿肠切成丁,把青豆液倒入一个碗中,盛了2碗饭。这样,材料都准备好了。我往锅中倒了点儿油,把打好的鸡蛋均匀地倒进去,等它煎得差不多时,就可以把饭倒入锅中炒了,边炒还要边把鸡蛋炒碎。饭炒到微黄时,我就把火腿肠和青豆倒入锅中,炒一会儿。临起锅时,再加点儿盐炒几分钟后,一盘香喷喷的扬州炒饭便出锅了。

扬州炒饭不仅外表漂亮,味道还很好呢!吃炒饭时,我先把饭的表面吹一吹,再用筷子把青豆一颗颗地挑出来,放入口中。吃了几颗青豆后,我便大口大口地吃起了炒饭。嗯,炒饭的味道真不是吹的,它把火腿肠的鲜,米饭的香,鸡蛋的营养,青豆的嫩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咽进肚子里时,我身上的每一个器官都已深深陶醉在其中!你说,这叫我怎能不爱吃扬州炒饭?

吃完后,我都快站不起来了,要不是我的胃容量小,我还要再吃2碗!尽管已经吃饱了,但我还是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唇,舌头上也依然弥漫着炒饭的味道。

扬州炒饭,让我的视觉和味觉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我最爱吃扬州炒饭了。

扬州作文 篇5

如今扬州变得富有了,居住在扬州的人们也都达到了小康。现在的扬州人吃好的,穿好的,十分悠闲。

我们家在泰安镇,现在镇上建了一个宽广的广场,广场上健身器材应有尽有,不仅品种众多,还有好几套。而且每天一大早就会有一些退休或很悠闲的老人去健身。他们早上穿的整整齐齐的,还很早就去了健身了,老奶奶们拿了个录音机在那边扭秧歌,那欢快劲别提了。老爷爷们在打太极,东一下,西一下,一会儿又在那绕圈子,有时玩累了就边歇边聊天。虽然他们练的不一样,但是他们笑得是一样的灿烂,脸上乐开了花 ……此处隐藏2231个字……都浸入迷蒙的烟雾中,全安静了。不时有风吹来,愈吹愈寒。

幕起在城郊,弯曲的古道已有三三两两的人。

杜少府:“王兄,此地一别,不知何日再相见。”(不无感慨地说)“来,我们共饮此杯,以示离别。”(举杯一饮而尽)

王勃:“西蜀之地,去京千里,路险难行,弟恨不能与兄同行。今饮此杯,为兄壮行。”(心情深重,一饮而尽)

杜少府:“王兄,风寒露冷,你我就此别过。”(满含泪水,转向欲登马而去)

王勃:“不,此刻分别,你我胸中有憾。我,就再送你一程吧。”(快步趋前)

杜少府:“好,——好。”(神情激动)

幕后音:马儿的的,车轮轱辘。俩人虽有万千言语,竟不知从何说起。

杜少府:“此去他乡虽为官,终不及都市人欢。”(心内忧伤)

王勃:“杜兄,您是否觉得忧伤?”(正颜色,说)

杜少府:“是啊。王兄,你我均是出外宦游之人,远离故土亲人,功名不显。今我又远至西蜀,不知何日重返京都?”(略有感伤)

王勃:“千里之行,路途虽遥,指日可到。丈夫志在四海。你我别乡弃土,岂不求彪柄千秋?今兄为官一方,正值立名之机,不该有眷念之意。”(豪情万丈)

杜少府:“今听王兄一言,茅塞顿开。兄长受教!”(长辑)

王勃:“杜兄言辞过谦了。今你我一别,恐天各一方。愿兄与弟结此同心,奋发向上。即使弟处海角,兄居天涯,然你我两心相知相通,犹如近邻。”

杜少府:“兄当奋为!王兄,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打马绝尘而去)

王勃:“杜兄,且慢走,容弟再送一程!”(急赶而上)

杜少府:“王兄,你年少才高,声播四宇。不妨将此事写下,流传千古……。”(远远传来的声音)

幕景:此际,天已大亮,云开雾散。红日照耀下的长安城熠熠生辉。

结束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毛巾。

雨思

——改写《夜雨寄北》

曾雅红

云,一朵朵,像是刚刚摘下的棉絮。秋姑娘不断从云朵抽出雨线,千丝、万缕;风婆婆不停地摇着纺车,沙沙、沙沙……

天地间挂起了一层迷蒙的雨雾。我独坐窗下,展开前日收到的家书。信在潮湿的空气浸润下,微微发软,化开的墨迹模糊了字迹。

“君何日起程?”,依稀辨出亲人的盼归的问候。

我怅然。连日里,秋雨绵绵,诸多事务,一并发端。那已收好的行囊,曾已打开,复被收起,又再打开。没有确切的日子,让我怎告诉望眼欲穿的亲人?唯恐他们空自欢喜!

恍惚里,烛火晃动,秋风又起。

推开窗来,漆黑似墨。水榭亭台,尽没暗中。绿柳红蕉,顿作阴影重重。庭院中有一口小池。前日里,塘水尚浅。今夜,水应满塘,四下溢去。

风雨侵室,满屋凄凄。拢起窗来,俯见红烛泪垂,灯蕊爆花。习惯中,持起剪儿,欲剪——

“李兄,我来挑灯吧。”释下手中的书卷,好友长身而立,挑去余烬。

烛火顿明,俩人相视而笑,落座,持一卷书,言天下事。

“沙沙,沙沙”,谁叩响门窗?疑是人来,静听,凝辨,又是细雨打窗。今夜,又是无眠。

取纸覆桌,滴水研墨,待我书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月语

——改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陈美玲

站在窗边,近看庭院。起风了!庭院的柳絮在纷飞,纷飞的柳絮的长枝在飘荡,飘荡的长枝在拨动着我的心弦,思绪便在这轻渺柔和的风中缓缓漾开。

风里传来令人不安的消息:王昌龄被贬龙标府。“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枝上的杜鹃,声声泣血,悲凉凄异,哀转久绝。

站在窗边,远眺他乡。趟过了五溪,已是大唐僻远的蛮荒之地,而遥远的龙标城,更是一层远啊。

曾深深记得,也在这样的月圆之夜,我和昌龄兄把盏共饮,吟诗作对,欢声笑语连成天……心心相印的友情在杯光月影里盛开。

那夜,月是笑的,月是醉的。

站在窗边,仰望苍穹。广漠的天空,一轮孤月是那么亮,那么圆。圆月下的独伫的人儿——我,此刻,胸腔里跳动的这颗完整的心却不禁分成了两半。

“沙沙,沙沙”,月儿请来了风婆婆,迷离了我的眼。圆月啊,圆月,你也在为我们哭泣吗?看见没?月儿光洁的脸庞上嵌着两块小小的红色,淡淡的,那是月亮哭红的眼!

月儿啊,请把我的这一缕绵绵的思念和那一腔耿耿的忧愁告诉那在千山万水之外的王兄!

心是碎的,月是圆的;离愁是碎的,友谊是圆的。

秦淮夜

——改写《泊秦淮》

许卿鸿

雾气与月光似乎都很无情,连河水与沙滩也不放过,把它们毫不客气的笼罩着,朦朦胧胧,什么都看不清。只有那临河的茶馆酒家的灯还在这黑暗的世界中闪亮着。

这时,从不远的地方依稀传来了划水声,好像还有什么影儿在河里时隐时现。这声音越来越近,模糊的影子也越来越清楚,啊!原来是一只小船,朝着那亮光划去。不一会儿,小船靠着河岸停了下来。许久,船都没有丝毫动静。

寂寥的长夜,谁不栖息?忽然,近水一家酒楼飘出了宛转的歌声,夹杂着寻欢作乐的欢笑声。这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回,砸落在波澜不惊的水面,与河水缓缓流逝……

流水潺潺,歌声绵绵。小船有了动静。一个长起的身影立了起来,走出了低矮的船舱。我,大唐诗人,杜牧,终于抑不住内心的愤怒,走了出来!

这是怎样的曲子?这是亡国之君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啊!当年,他的小朝廷就颠覆在这靡靡之音。

想到这,我的忧思越发沉重。河岸边的景物也为我的愁绪所感染,月儿听不得我的长叹,亦是不忍见得残败的河山,躲进厚厚的云层,不再出来。

只有那,酒楼里寻欢作乐的人儿——那些达官贵人还沉湎在这轻歌漫舞之中。灯红酒绿,斛光交错,哪来的国事、天下?!

不忍闻!小舟掉头而走。我又向那泛着红光处深深望了一眼,叹出一口气。船远远在走了。

雾气还是笼罩着这世界,而那皎洁的月光随着那小船一同消失。此后,这就没有了亮光。

扬州作文 篇10

我一放学回家,妈妈就告诉我说:“我教你做扬州炒饭好吗?”我高兴极了,连忙回答“好啊!好啊!”。

做扬州炒饭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我们先准备好材料,有胡萝卜、玉米、香菇、鸡蛋、米饭和油、盐、酱、醋等佐料。我先把胡萝卜切成小丁丁,把玉米掰成一颗一颗的,再把香菇像胡萝卜一样也切成小丁丁。我把鸡蛋和米饭分别放在碗里。准备工作做好了!我要正式开始作扬州炒饭了!我小心翼翼地把油放进锅里,再把鸡蛋和米饭放进去。刚放进去,油就一下子蹦了出来。把我吓了一大跳!妈妈说:“没关系,你下次放油的时候轻点就行了。“谢谢妈妈!”我高兴地说。我把刚炒好的蛋饭和刚刚准备好的材料一同放入锅里,来回翻炒。这样一盘香喷喷的扬州炒饭就做好了。我迫不急待地尝了一口,真好吃啊!

啊!原来炒饭是多么辛苦啊。看来我以后要多多关心妈妈了。

《扬州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